
评论4月份经济数据如我们预期中冲高回落,整体低于市场预期。主要的原因是之前3月份的走高带有明显的春节错位效应,从2016年类似的经验来看,3月份冲高后会自然回落。第二个主要的原因是一季度的经济走强有政策刺激力度大幅提升的推动,包括信贷额度的快速投放、地方债发行和财政支出的前置、货币政策偏宽松和金融监管放松等,但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和市场信心快速好转后,政策力度有所减弱,包括4月份地方债发行减少、货币政策边际微调、信贷投放重新减弱等,这些政策力度一旦减弱,经济动能也会随之减弱。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此前一直提到的,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供给侧改革有所放松,环保限产力度减弱后,中上游工业品产能产量快速回升,推动工业生产恢复,但在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中上游产能产量的恢复导致库存回升较快,意味着后续会重新进入去库存状态,4月份已经部分体现这种去库存的状况,预计后续随着工业品价格的下跌,工业生产还会有一定的放缓,拖累工业增加值等生产指标。
据报道,研究机构40Db推出的这份民调预估,社会劳工党(PSOE)的席次将由4月的123降至121席,而且没有一个左翼或右翼政党可取得国会多数。民调显示,极右翼的民声党(Vox)可望赢得比4月选举更多的席次,而成为西班牙第三大党。民声党的席次预估将由24席增至46席。
上市第4日即破发的瑞幸,未来将走向何方?对于瑞幸饱受争议的口感不佳、估值虚高、巨额亏损等问题,投资人如何看待?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瑞幸等“新物种”所引领的成本“降级”反映了投资人怎样的项目筛选逻辑?巨量资本催熟的独角兽,背后寄托着资方怎样的期许?
多位与会的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希望2020年能够延续2019年的补贴政策,给企业提供更长的缓冲期,来缓解经营压力。其他政策如何延续?从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完全退出,已经箭在弦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培育,也让德、美、日等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住先发优势的压力也在增加。
国企改革研究专家李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南北船”分开是为了促进竞争,加快市场经营的步伐。这一目标实现后,另一个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重复建设、过度竞争造成的产能过剩。“南北船”的合并,将不会是简单的机构合并,重点在于布局调整与战略性重组。通过梳理产业链,重组后的产能规模不会扩大,但调配的可控性增大了,更加有利于做优做强,实现优势互补。
“稳总量,提质量”对于未来消费走势,潘向东认为,消费升级与消费增速下行共存的现象或将持续。据他分析,在大部分商品消费增速不断下滑的情况下,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从2017年末的5.6%上升至2018年11月末的8.1%;居民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比在近几年趋势向上;同时,央行四季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中,居民选择比例前三位分别是:旅游(29.3%)、教育(28.2%)、医疗保健 (26.3%)。此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的此句话阐述了消费升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消费增速下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为何会同时存在,而且这一现象可能会持续。